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博士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10月10日下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在智联楼D306举办了“2025年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青年人才论坛”,本次活动由校科研与社会服务处、人力资源处、教师发展中心主办,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承办。院长武春岭、科研与社会服务科负责人陆宇峰及全体博士、科研骨干出席了本次活动。
围绕“智能信息技术与软件应用”的论坛主题,胡立鹤博士做了“基于显著性检测的移动机器人定位建图与避障方法研究”的主题报告,为大家介绍一项将显著性检测作为核心筛选机制的研究工作。牙晓瑞博士的报告聚焦于大容量磁存储器件的研究,利用新热稳定模型,多层异质薄膜媒介与微波辅助写入技术来应对上述问题,并展示了相应研究成果。胡刚林博士带来了《图嵌入学习研究》的主题报告,介绍图嵌入学习是一种将蕴含了原始图的结构特征和属性特征信息高维的节点表示,编码为低维稠密嵌入的过程。龚云平博士介绍了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验证、数据机密性、不可伪造性、访问授权、备份与恢复、同态加密、联邦计算、安全多方计算、机密计算、可搜索加密、代理重加密、广播加密、保序加密、分布式身份、冗余数据去重、可信删除与验证等数据安全主动防护技术。最后,张可可博士分享了在对偶优化框架下,设计“实用性强,隐私性好,执行效率高”的分布式优化算法,以应对复杂网络环境下约束优化问题。



报告过程中,与会人员针对每一位博士的分享都与之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激烈的讨论,学术交流成效明显。现场老师还对科研工作、自身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与现场领导进行了积极交流,并给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最后,武春岭希望所有博士将科研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破解发展瓶颈,激发创新活力,主动布局和打造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为学院高水平的科研发展贡献力量。本次论坛促进了青年人才之间的交流,搭建起青年人才学术探讨和自我提升的平台,有效激发了青年人才的科研积极性,为我院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科研与社会服务科 供稿)